窑上的罐舞
贵州省贞丰县挽澜乡窑上村,位于龙头大山一处高高的台地上。大概在300年前,一个征蛮逃兵来到这里隐居,看到有煤和陶土,就操起了烧陶生计,以后代代相传 ,直到20年前,也有10几条龙窑趴在坡上 ,几十户人家以此为业。后来市场萎缩,大量生活器具被塑料替代,陶业衰落,至今只有三户人家坚守,三座龙窑,每年也只能点火两三次。
潘龙的作坊
潘龙从小就感觉到这些坛坛罐罐的魅力,转轮和火宫殿就像一个灵魂机器,把泥土变成一群一群的精灵,派往千家万户,建立起他和这个世界最亲密的联系。 潘龙也因此入赘窑上,继承了这份珍贵的遗产。
窑室
色温
要到一千两百多度,窑内各个位置会有不同的温度,所以品质也不相同
很久没有售出了
小物件放库房
还没有入窑点火的计划
潘龙的岳父,从小就服务于这份家业
废弃物
很长时间没有点火了。现在批量小,主要用气窑。
陶土
汽锅鸡火罐和香炉是现在的主要产品
汽锅鸡火罐
腌菜坛
香炉
香炉胎
潘龙
潘龙的妻子,一边守商店一边粘贴香炉配件。
刘正凯的陶器作坊
做酒坛
塑性需要三次完成,这是第二次
全靠脚劲带动转盘
二次塑形完成
妻子做小一些的器物
除了送货,他大部分时间就坐在这里。三个孩子,两个已经成人,一个还在读书,也可以过轻松日子了
后山上采来的陶土,像石块
窑
做黑釉的锰结核
后山上的石英矿
后山上的陶土
陶土矿
薏仁
山下的挽澜乡,山腰上有许多煤窑
山下居住的苗族人,自称“黑苗”支系
织锦
绣头帕
今天是她的订婚宴
金鸡献礼
后面是被统一的挽澜色调
背孩子的背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