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图文集——村 庄

 

贞丰龙井村手工造纸作坊

2013.04

  贵州省贞丰县小屯乡龙井村的古法造纸业已有300余年历史,至今仍然生机勃勃,只因造纸的水污染以及治理失败,政府希望一月内关闭大部分造纸作坊,加上外来纸强力的市场竞争,使得龙井村古法造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博物馆形态正在面临严峻地考验,其结果无疑将是一次重大的创伤。

 

 

  目录:抄纸作坊  污水处理厂与政府禁令  造纸公司  造纸工艺  早期的作坊群遗址  村 庄  刘世阳口述史

以下缩略图可点击浏览详图 

 

 

抄纸作坊

 

抄纸作坊,纸浆池

这是刘世建,有3个孩子。一天能抄纸600余张。抄纸占了他家的大部分收入,他对前景感到悲观。他们的困境有:政府限制、原材料来源紧张、产品难卖、水源 萎缩(因关兴公路上一个加水站的深井抽取)。

压榨除水

压榨除水

刘世建的孩子

他说到,现在广西的纸只卖90元一千张,而他们的纸需要卖到240,越来越卖不走了。原来他儿子报名上惠水盛华 职业学院的,现在到了浙江,觉得在那里打工比较好。

浸泡池、蒸笼和漂洗池

漂好的料就装进大塑料袋里备用

这是双幅抄纸帘,一次得两张,用绳子吊着也省力。有的不用绳子吊,说这样抄出的纸质量更好。

几乎每个造纸户都说,如果要他们不再生产,就必须给予补偿,方式包括生活补助、工作、增加土地、移民等,否则就办不到。

计数器,每抄一张要拨一次。两串珠子 记十位和各位,百位靠厚度估计。抄纸用的竹帘,这种宽幅的价值一千元左右。

多数村民对未来感到迷茫,难以预测,没有计划,“到时再说”。

每年产量高的村民能抄8千多斤料,每千斤可以收入近3千元,每个劳力平均收入约1万元。

     

 

访谈录(上)     如不能正常播放,请转往优酷观看

 

访谈录(下)     如不能正常播放,请转往优酷观看

位于甘家湾的抄纸人家

几乎都是男人抄纸,女人晒纸。她说让村民放弃抄纸是办不到的

不用绳子吊着的很费力,但是可以更方便向各个方向晃动,纸的质量更好。

她在县城就读初中,假日就回家晾纸

千斤顶更方便

     

 

  

 

污水处理厂与政府禁令

 

造纸污水处理系统配置的排污管道,造村民说口径太小,容易淤塞,已不能使用,污水都直接排放到沟里。

排污管

通向污水处理厂的造纸废液排污管

    去年完工的污水处理厂,政府投入250余万建造,现已停止了运转。 修建处理厂这大概是政府为了延续这里的传统造纸工艺而做出的努力。而停产的原因据村民说的有:1.排污管淤塞,污水不能输送来这里。2.豆腐渣工程,不合格。3.容量太小,不能接纳。据猜测可能的原因还有:1.设计失误;2.运行成本太高,政府不能承受。

    右前方是刘世阳和村支书合伙成立的造纸公司厂房。

净化用原料,有聚丙烯酰胺、聚氯化铝等。聚丙烯酰胺也是现在村民造纸时代替仙人掌使用的“悬浮剂”。

净化用原料

配料罐

压滤机。显示污染物质是被絮凝后滤除。

树皮纤维蒸煮后成棕褐色,需漂洗,洗液就是污染的主要来源。

漂洗。污染就从这里产生,这种污水染色力非常强,还会产生泡沫,对下游的河流造成了影响。

排放的污水

   因污水处理厂瘫痪,对下游水体的污染不能解除,政府发布了禁令,要求在5月3日以前停止蒸煮造纸原料,以后只能用石灰,而不能用烧碱最为加工原料。并且有可能只能允许保留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作坊。

   石灰法排放物的污染能力大大低于烧碱法。

   关于政府禁令,村民都表示不能接受,目前村里有170余造纸户,大部分人家的造纸收入占据了家庭总收入的80%以上,因土地少,也无法转为依赖农业收入。他们表示,如果要他们放弃纸业,除非政府替他们找到替代的收入来源,或者提供足够的生活补贴。

    制备造纸原料的蒸炉和清洗漂白池由少数人家建造,这人就是其中之一。蒸炉和清洗漂白池以营运方式供村民使用,收费计入到加工过程中消耗的烧碱、漂精、煤的销售价里面。右边是以前使用来蒸煮的锅炉,被政府要求拆除,为此政府赔偿了他1万元。锅炉拆除后又换上了土炉,蒸煮效率低了,而污染状况一点都没有改变。

   这位村民表示不能接受政府禁令。即使允许用石灰蒸煮她们也无法生存下去,因为石灰法生产效率太低,从原料到纸浆的过程需要1个多月,而现在用的烧碱法只需一个星期,石灰法还要修建池子来长期浸泡原料。关于只有传承人的作坊能保留的说法,她表示大家村民的不能保留,传承人的也无法保留。

   这里的造纸户除刘世阳在生产书画纸以外,其余都只生产丧葬祭祀用纸,俗称冥纸,卖价很低,约0.25元一张,是等面积书画纸的七分之一,现在又受到广西纸的强烈竞争,感受到了销路在变窄,广西纸的卖价只有他们的一半,他们已无多少利润空间可以避让了。

   大部分村民不做书画纸并非因为技术原因,而是没有销售渠道。

 

 

 

造纸公司

 

这是刘世阳和村支书王斌及贵阳的马霖合伙创办的“贞丰县小屯乡白棉纸开发有限公司”的厂房。预计投资35万元,支书主要以土地入股,刘世阳以技术(及名份)入股,占10%股份。这个公司实现了权力、资本、技术、文化遗产资源的集合 。

作为国家级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使用石灰法的工房,在政府禁令面前,具有了完全的合法性。

新工厂将使用石灰法生产,并使用多项传统工艺,比如采用打碓粉碎纤维。以前打碓用人力,很费工,公司现在准备用电力来驱动碓锤。悬浮剂将使用传统的仙人掌浸出液。

打浆池

传统的原料制备方式。这是公司的合伙人,村支书王斌。

 

 

 

造纸工艺

 

枸树。树皮是这里造纸纤维的唯一来源

造纸原料枸树皮。多数枸皮原料来自外地。

浸泡软化

入锅

拌烧碱蒸

烧碱                          火炉

约需蒸煮24-36小时

出锅

漂洗

需要大量的水

漂白

次氯酸钠漂白液

完成了漂白的纸纤维,用塑料袋保存,慢慢使用。

纸浆机。将纤维分散在水里

   传统悬浮剂用的是仙人掌,有好几种植物的浸出液都能做悬浮剂,也可能是增加纸浆粘度及起粘合作用。因仙人掌很费工,纸浆保存期短,现在大部分造纸户都用聚丙烯酰胺替代,只有做书画纸的刘世阳还在使用仙人掌,因为聚丙烯酰胺不符合书画纸的质量要求,俗称胶重,不散墨。

挤压除水

晾晒干燥

收纸

早期打碓时的支承座

 

 

 

早期的作坊群遗址

 

最早因为水源的原因,造纸作坊都集中在这个有泉眼的山脚,有50多个。后来因为可以抽水上山了,就迁移到了住宅旁边,这里就废弃了。

那时的销售地很远,包括云南

这是整块石头凿出的备浆池,光滑的表面是长期的浆料磨蚀的结果

左边有一个棚子,大概是这里的最后废弃的作坊,从上面塑料布的光蚀降解程度估计,大概有5年时间。右边有一眼泉水

 

 

 

村 庄

 

古法造纸文化园

甘家湾村

小学校

田园

老漆凼村

刘世阳的舅舅。他的祖辈300多年前来自重庆的南川,到他是第七辈。造纸技术又是后来的另一个逃难自四川的“瑶”人传授的。

舅舅家的族谱

 

家族祭祀用的经文

关兴公路甘家沟大桥

据村民说,这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除了一个产金矿的村子,就是这里最高了。

  

 

刘世阳

 

在刘世阳家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证章

早期的纸,纤维像棉

早期用于粉碎纤维的木碓

刘世阳送纸到贵阳书画市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刘世阳口述史

2013.08 贵阳

 刘世阳口述史(上)  如不能正常播放,请点击转往优酷观看

 刘世阳口述史(中)   如不能正常播放,请 点击转往优酷观看

 刘世阳口述史(下)  如不能正常播放,请 点击转往优酷观看

 

N25.503559, E105.578590

 


杨波图文集——村 庄——贞丰手工造纸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