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图文集——村庄——三都映像

 

 

巫烂的染织作坊

 


张家杰 138 8544 0102 和妻子经营着一个染织作坊,红火的时候有10几个雇员,年逾百万,现在市场萎缩,就没请人了。张家杰出自一个200多年的染织世家,7岁就失去了父母,由爷爷抚养长大,并继承了染织作坊,还有一尊铜鼓。作坊有四个染缸,生意不好就卖了3个,十几台织布机也都卖了,染缸的靛蓝染液重来没有换过,就像一潭老酒。两个石碾,小的那个800斤,200多年了,大的那个1400斤,是后来做的。现在布的品种很多,有靛染、化学染的,有机织、手织的,价格相差一两倍。靛染的工序多,染、浆、蒸、碾要10天才成,就比较贵。最好的就是那件衣服用的布,亮、软、耐洗。张家杰有一半的时间赶场卖布,其实乡场上卖这种布的都是他们村的。巫烂过去100多户人家家家都在织布,是商品土布的主要产地。

最好的布料就是这样的,亮和柔软

白领苗族盛装

家传的铜鼓

  

现在乡村流行的豪华款式

老房子做了染织场

染缸

800斤和1400斤的石碾

驭石碾

     

晾晒

  

蜡染床单


张先洪 147 8589 4162 正在测试他原创的六“灯”织布机,之前他只见过一架五灯的,通常是4灯,可以织凌型纹的“ 花椒布”,六灯把花色扩增了两个二进制数量级。他创作各种纹样,复杂的就像谱曲一样,定调了就写成代码,老张也就成了码农,带着码表到处传扬,这也是硬件售后服务的一部分。老张以精湛的技艺,一个木齿轮就够得膜拜,维护着区域木棉袈裟的尊严,也帮助支撑着巫烂村作为一个纺织手工业中心的地位。他贡献了一百多台织布机,远的到了成都帝都。客户找他订布,只要给他一块布头,就可以把纹样复制出来,并转换成代码,分散给乡亲们纺织。复杂的代码需要专心致志地读取,和他聊天就会出现乱码,一匹布就有了瑕疵,不过他很喜欢有人陪聊,他又有很多故事找到了寄主。

六位

代码本

出现乱码

       

       

       


家庭作坊

按订单织做的 布

芦笙吹奏班

 

 


杨波图文集——村庄——三都映像——巫烂的染织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