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里的节日 2017.02 果里村位于贵州省龙里县湾滩河镇,是一个茂饶苗族的聚居地。这里每年正月初都会举行一次开放的族群祭祀及迎新春狂欢节活动,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在一个大溶洞中进行,故称“跳洞”。 目录:汇聚 迁徙 洞舞 田野舞会 2018洞舞 2023洞舞 村庄 以下缩略图可点击打开高清详图 |
汇 聚
临近不同支系的苗族也会来参加,这是本乡的海葩苗族
这是与果里相同的印牌苗族,大沿黑帽是主要特征。他们来自贵阳高坡乡的杉坪村
他们来自贵阳高坡乡甲定村
两种帽型,大致以年龄区分
海葩苗族的主流服饰
祭司
主祭司
迁 徙
去到大银杏树下
环绕银杏树三圈,缅怀先辈
祭祀。群祭,是维系族群血缘和文化纽带,增强防御力量的重要方式
前往溶洞,祖上洞葬的地方
洞 舞
跳洞,拜祭祖先
祭祀
田野舞会
前往斗牛场
歌舞狂欢
祖先也要看到他们的子孙
|
2018.02
纪录片 视频如不能正常播放,就去点击前往优酷浏览
背牌
2023年
礼服
小广场
祭师
村 庄
她家有一面斗牛第一名的锦旗,现在带我去看牛二代
牛王的孩子
20岁的照片,相距40年。
村级球赛,优胜者会有几千元的奖励
一户人家举办庆典的公示栏
大麦
点击可打开高清详图
洞葬硐口
点击可打开高清详图
洞墓上空 点击可打开高清详图
点击可打开高清详图
点击可打开高清详图
|
— 附文 — 百年洞葬,果里苗乡 王道怡 从我知道我的故乡在高坡上面的那一大片土地上,那里几乎寨寨是苗族人人会苗话。由于交通和我一直上学的原因小时候我也没有在这片有很多和我说同样语言的土地上停留过。而对于果里我只是一个客人,没有亲戚的地方是很难走到的。这里离我的家族居住地还有一段的距离。 2017年阳历5月6号,甲定龙打岩过四月八。趁这个就会我第一次来到了紧邻龙打岩的寨子——果里村 在果里吃了花米饭,吃了早饭。还有幸看到了一些人家在制作花米饭的过程。根据苗乡人具备的一些苗族常识,我知道果里寨子里很大。大寨子必定有她悠久的历史,带着好奇心我去和老人们聊了起来。 姓名:果里村 苗语歌名:ongd ngad ongd songb 民族:苗族(印牌支系) 年龄:≈800-900岁 信仰:祖先 包容量:260余户,1700人左右。
民族介绍 在惠水、龙里、贵阳花溪三地的交界上的苗族同属一个支系,外界对我们有各种不同的称呼。有的 叫“红簪苗”“背牌苗”“印色苗”“印牌苗”。自称“摩若” 他称“红簪苗”众多老人说带有歧意,“印牌”相对得到更多的人认可,在苗族众多支系里着背牌的支系也有很多,而只有我们的背牌中具有“护印”的故事。背牌上的图案传说是我们苗王的印上的。所以得出“印牌苗”这个称呼。果里村传统世居民族以苗族为主。 地理位置 果里村隶属龙里县湾滩河镇,位于N26°12′45",E106°53'28"。海拔1284米。以山地,丘陵为主,群山起伏,溶洞暗河遍布。紧邻花溪高坡乡,惠水在印牌支系的居中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的发展,寨中老人说到,果里在以前,拥有我们支系最大的斗牛场,老牛马市场。还有一些手工业作坊。随着时间的离去,经济发展受到了外界的冲击,集市和作坊没有了。但是苗族人还在,信仰和文化依旧在。 果里养育了苗家人,苗家人提升了果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古歌——果乐”的故乡。 果里——洞葬 在果里村以东1公里的山上有个山洞叫煤洞(据说煤洞这个名字是沿用了以前的老名字,我支系进入黔中是居住在贵阳,后来贵阳被外族占领我们一路往花溪惠水方向迁徙,吴氏家族曾经在惠水县的岗度镇居住过,在那里也有一个洞葬,据说那个洞里的确有煤,所以叫煤洞,而现在的煤洞是没有煤的。),洞里原来有1000多副棺材,后来因为火灾烧了一部分,现在完整的有400多副棺材。棺材大部分来自明清时期,最晚放进去的也是民国时期。这里是目前贵州省最大的洞葬点。安葬的老人全部来自山下果里村吴氏家族的祖先。 为什么要把棺材安放在洞里,而不入土为安?我在节日的时候还拜访了其他苗寨的老人,其中甲定村龙打岩的老人王道平说:“野兽太多,只要有新埋的坟,野兽会来刨坟吃尸体,洞里在那个到处都是荒山野兽的时代是相对安全的,用木棒做成井字架固定好棺材,这样野兽就打不开棺材了。”老人还说:“以前的人既想着现在怎么活好,死去又在何处,就有一个人提出,死了不愿与黄土烂泥为伴,不如放在山洞里不被日晒雨淋,环境干燥和家里一样好,从他开始就有了将棺材放在洞里的习惯。说到这里我们甲定的洞葬还是果里的陪嫁的呢,以前果里有个姑娘被许配给甲定的后生,姑娘一直不愿意到甲定来,家人问为什么?姑娘说,甲定没有岩洞,以后我百年归天该放在哪里,为了让姑娘嫁过去,果里的就答应女儿把一片山和岩洞一起陪嫁给了姑娘,才得了今天的甲定洞葬”在我们的苗语里我们是深山老林的苗族,可想以前这些地方全是深山,同时苗语故事里也有很多智斗野兽的寓言故事。寨里的人还说:在清朝以后到新中国之前的动乱时代里也停止过几年把逝者安置在山洞里,因为兵荒马乱,土匪强盗猖獗,安置进去会有人去开棺偷陪葬品,甚至把逝者拿出来偷棺材去卖。 果里——跳洞 然而在每年的正月初五,你会看到周边的苗族青年,苗族姑娘们身着盛装来拥入果里村有。来到果里村后山的一个岩石洞里跳起传统的苗族舞步。一圈又一圈的跟着芦笙调子跳着,芦笙不尽舞者不停,似乎永远都不会累。 “为何生活在这里的苗家人,要在洞里载歌载舞呢?”这里的苗族人说,他们从好地方惠水摆金逃难来到了此地,刚到时,这里荒山野岭,没有地方住,也就先暂时住在山洞里,迟早都要回去的。(果里老人回忆:在土改之前他们寨子都准备组织一帮人回到惠水那边的老家去,那边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搬走是个大工程,一直在计划着,可是后来土改了,都分了土地就打消了回去的念头)时间过去了,他们还是没有回去,就开始到现在的寨子里来修房居住,开荒种地。现在跳洞就是为了悼念以前居住过的地方。同时人们认为洞洞是相通的,到洞里吹芦笙也是一种祭拜安葬在洞里祖先的方式 相传以前果里的跳洞是隔壁村在甲定龙打岩那里的一个小山洞里,然而太小了,会因吹芦笙时芦笙相撞而打起来。果里的同胞就说“以后不跳你们这的洞了,去我们寨子跳,我们寨子的洞又大又宽。”后来启用自己寨子的洞来跳。时间证明了果里跳洞的山洞比甲定的山洞的容量大,以致一直沿袭至今。 人口在不断的增多,山洞却不会长大,长宽。果里村的寨老们就出主意,用石子把洞分隔成几个板块,方便跳洞时有次序,虽然划了“分割线”参加的人数增多洞里越来越挤,发生多次拥挤导致的打架事件,所以洞也被封过几年。改革开放以后文化发展得到重视,跳洞文化也被继续开启。几位寨老决定请鬼师把跳洞移到山下宽敞的地带来。所以今天看到的是先在洞里跳,完成仪式,就会把跳洞队伍带到寨里的芦笙场。 果里——银洞 果里银洞位于贵州省龙里县湾滩河镇果里村东面银洞坡半山腰上,冬暖夏凉,自古被当地人赞为“自然空调”。此洞之所以称为“银洞”,传说很久以前有人在洞内见过“银泉”,并在洞内起灶炼银,这一情况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一夜暴富,春节期间是当地人农闲时期,周边村寨经常有人组队入洞寻宝。 该洞口直径大约3米左右,呈50°角直下5米才到洞内,洞内宽70米左右,长由于当地人无相应的探险设备,为防止不必要的意外事故发生,从未走到尽头,里面钟乳石晶莹剔透,只要见光,钟乳石自然会反射出钻石般的光彩,洞内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石笋,上下对齐,有的石笋已经成为石柱,里面还有洞,形同迷宫,进入洞内不作记号的话,有可能一直在里面转圈圈,洞内地上有很久以前人们留下的防滑铁鞋印、牛马脚印,但是从洞口的角度来看,牛马根本无法进入洞内,甚至有时在小水滩上看到牛马刚走过留下踩水脚印,这是一个无法考证的情节,也是当地人的未解之迷。 果里——古银杏树 果里寨上有棵大白果树(银杏树)位于寨子的中间。寨里的老人也记不清树有多少年历史了,或是比寨子年长或是比寨子年轻,或许同龄(和寨子同龄的可能性大,苗族人选择住址时用“种树法”,在几个心仪的地方分别种下树 然后看哪里的树长得好就在哪里修建住房。)现在白果树高30多米,5个成年人才能抱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白果树成了寨子中心的一个地理位置标识,也自然而然成了寨中“神树”。 果里——斗牛场 所有印牌苗的斗牛场都有共同的历史来源,当问到果里人果里斗牛场相关故事时。他们的回答是,此斗牛场不是果里的,是摆琴的。这也让我非常好奇,为什么在果里寨子的斗牛场是摆琴的呢?深入了解才得知这一切是有历史根源的。相传在很早以前,果里吴氏家族人口不断增加,而居住环境受限,老祖宗就在其他地方买了土地,分一部分人过去去居住。其中有谷孟,上坝,摆琴,新庄,而去摆琴的这部分人呢就担心去了以后,远离兄弟,不常往来,感情生疏导致出现兄弟不相认的情况出现。老祖宗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决定把,果里斗牛场的管理权交给离的较远的摆琴吴氏分支来管理,无论如何摆琴的在果里还占有一席之地,不会被家族兄弟遗忘。 为什么当时吴氏的老祖宗能有钱在起他地方买地呢?因为他们家得了一匹“神马”。相传老祖先养了一匹母马,经常把这匹马放在煤洞和银洞下面的坝子里吃草。后来发现有公马来和母马交配过,但是一直在周围没有发现有其他的公马,主人就决定在母马身上做记号,在马尾巴系一根红布,后来在银洞的洞口发现了这条红布。人们就怀疑是洞里的神马来和自己家的马交配了。后来产下一匹小白马,这匹马平时看起来和其他的马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跑起来的时候从腹部会长出两条腿来,跑得很快。 此等稀奇之事还是传到了当地土司耳朵里。土司就派人来通知主家,定下日子要来买这匹马。主家很是舍不得,骑着马来到果里西面的马鞍寨附近的悬崖上,跟马说:“要是你能跃过这个悬崖,我就把你卖给人家,如果跃不过,我们就一起跌谷而亡”神马就是神马一跃就过去了,主家不信又骑着马来回跳跃了好多次,依旧跃过去了。万分不舍也只有把马卖给土司了。土司派人来牵马当日,小兵们问:“你家这马要价多少?”老祖宗就一直挠头,因为他内心很舍不得,问了几次还是闹头。小兵们想:“难道是头发有多少根就要多少钱吗?”看到他家里有一个斗和一个升子,干脆就给他一斗一升银(一斗一升银苗语读作“圣社圣斗”)给他吧”这些钱就用去买了摆琴,所以得到了摆琴的歌名“圣社圣斗”。 果里——美食 印牌苗疆有言“摆省打夯好姑娘,甲定高寨好鸭蛋,谷孟果里好豆汤”可见果里的酸菜豆米汤早已名扬印牌苗疆。柴火熏黑毛猪腊肉,腊肠。有了腊肉少不了的糯米饭,苗家人爱吃糯米饭,糯米饭也是用来招待客人最珍贵的食物之一。在四月八到果里,你还会看见家家户户染的大盆大盆的花米饭。做这么多花米饭不是一家人吃得多,而是要用来招待客人的,并且还要给客人打包一些花米饭回去。如果做得太少,就不够打包了,对不起客人。有有肉,有菜,有米饭,怎能少得了美酒。果里寨子里几乎是家家都有一个酿酒师。这些酒师大多都是妇女。为什么都是妇女呢?因为男的爱喝酒,经不起美酒的诱惑,酒一边流出,他们一边喝,酒没酿好人就已醉。所以妇女来酿酒最好,除此之外,妇女心细。 果里——刺猬井 相传在吴氏祖先来到果里时,住在山洞里,但是一直找不到很好的水源。突然有一天发现一只刺猬身上湿湿的,后来就去跟踪这只刺猬,这只刺猬到井里去喝水,就发现了这个水井。所以就给这个水井取名——刺猬井。 果里——“四月八” 这里的“四月八”不是我们农历的四月初八,而是四月 蛇场天(巳日)。我支系三个“四月八”计算法每年进入农历三月,牛天(丑日)在前柏鲁就过牛天,马天(午日)赶前白鲁就过马天;到四月份,也是一样,猪场天(亥日)赶前就先过白陆嘛(高坡),蛇场天(巳日)赶前就先过白优号(甲定片)。为什么会这样?一个支系却有三个不同时间的四月八。拜访王道平老人时我顺便问了这个为什么。老人说:“我们过节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纪念战死贵阳的头领。只是我们不同片区的带头人说出来的亚鲁死的时间不一样,一个说是蛇场天,一个说是猪场天,太有个性的苗族人就各自过各自的节日,然而有节日的地方就有地方射背牌,不过这三个节日的地方是没有地方射背牌的。 ”老人还说:“我们本来应该是去贵阳射背牌的,只是贵阳太远,我们就选择了在自己过节的山上射背牌。” 果里的“四月八”是蛇场天的柏优贺,和甲定、五寨、摆省、谷孟等地都是一天。四月八是我支系苗族仅次于过年的节日,今天家家户户都准备了花米饭,邀请客人来做客,必不可少的客人就是自家的姑妈们,姑妈们有的回提前一天回娘家,有的是当天才回来。四月八这天到寨子里做客,客人的任务就是吃饭,喝米酒,从一家吃到一家,家家都很热情随和,都是把最好的端上桌来招待。 看到得到的是葱翠的山峦和自然风光,走得到的是一小时徒步游“三洞”(跳洞、洞葬、银洞)、闻得到的是纯酿的米酒、听得到的是传唱的古歌、感受村寨的神奇还得在晚上和老人们慢慢的闲聊中去体会。汉文字无法表达那些传唱在歌里的历史故事意境。我们苗家孩子能做的就是坚持我们的信仰,在家坚持说我们的苗语,传承我们的文化,守候洞里的祖先。子子孙孙就算身在天涯,也心驻苗疆。 |
路 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