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
目录:瑶 山 尧古村 铁路 茂兰喀斯特公园 拉八村 桑蚕 村庄 一个葬礼 卯节 水葩寨 刺绣手艺人
以下部分缩略图可点击浏览详图
瑶 山
瑶山乡有许多瑶寨,是白裤瑶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大约有3万多人,分布在荔波和南丹两县接壤地区。瑶族人传承了许多古老的文化习俗,在瑶山乡建成了瑶族民俗旅游文化公园,有博物馆、瑶王府、演艺场等瑶族文化的展列
董蒙瑶寨
瑶族博物馆里的瑶族服饰,粘膏-靛染加刺绣
妇女服装背饰
欢迎游客
博物馆前,瑶族猴鼓舞传承人何吉坐
白裤瑶服饰
粮仓下的铁匠坊
做枪栓
蓝靛染缸
避邪护宅
染裙装
粘膏-蓝靛染,热水脱膏后显出白色纹样 ,因这个季节不宜使用粘膏,也可能使用的是蜂蜡
植物染料
植物染料
瑶王府
22世瑶王的长孙23世瑶王殿下守护的王宫,有22个瑶王的灵位,每灵一碗稻谷和瑶书,他们共同守护着瑶山城寨,女人的背牌就是玉玺大印(也有其它解读),每个王朝都有不同的印象,共同的特点就是长寿。如果遇到瑶王开心的时候,他会燃香念咒祈求先王支持你的历程更加长远,并打上一挂,等待你的往往是双阳吉兆,你也可以不用担心太多滴问题了
瑶王,现在是个象征性的职位
瑶族服装店
晒笋干
粘膏树。这种树脂用来做靛染的遮盖剂,由于熔点较低,只有冬天可以使用
做鼠夹,野生鼠曾经也是美味食品
拉片村,大部分是新建的移民房
防鼠粮仓
板寨的长衫瑶族
板寨的移民新村,居住着80多户长衫瑶族,大多数女人都擅长精致的刺绣在华丽的衣装上。
背孩子的背扇
水瑶村的老人
位于南丹的瑶寨
到贵阳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候鼓舞
遛鸟和陀螺
尧 古
尧古布依族村有很多蓝靛和扎染作坊,以前还有造纸坊,现在都已关闭了
蓝靛扎染
手工布
傩戏面具
酒坊
蓝靛池
浸泡蓝靛草
以前做纸浆的石碾
右边是已废弃的抄纸作坊
覃佑权18285427241从巴河煤矿退休,回家开始做蓝靛,一年约收1千斤,能卖6000多元,县城赶场的时候去卖。除去石灰钱和车费,大概能得4000多。“做这个比种水稻强,谷子才卖1块2一斤,还不够工钱”。他还种了几亩水稻和玉米,不停地忙碌,“身体不好是撑不下来的”。
一个青年试图重新恢复的造纸作坊
造纸作坊 扎染
古堡
石匠的家
两个儿子外出打工了,老砖房一人一半,小儿子买了16万的补贴新居,他那一半即将被拆掉
打靛,让靛液和空气充分接触
覃技兵 158 8543 6280 家的蓝靛池
蓝靛
铁 路
这条100多公里长进入茂兰保护区的支线铁路在广西金城江接入黔桂线,大概是为煤矿修建的,现已关闭,其技术性能还基本完好,能开行个敞篷观光轨道车就太美了,来上面徒步也不错。
在巴格中断了大概100米
茂兰喀斯特公园
点击可浏览大图
水碾房
拉八村
拉八布依寨是宇宙蓝靛中心,45个靛户每年贡献100多吨,售价9000元一吨。图片包括相邻的干排和洞应村
干排的莫勇标13885453733
覃雨竹18984633273与另5户邻居结成兰草采收团队,一天一户轮流采收,这样保证摘一天可以装满一池,约500斤兰草叶,可出100斤蓝靛。
兰草每年采收两次,现在是第一次,只取叶,第二次就用镰刀连枝干一到收割,就快一些。
何跃庭 08543774866 去年还没卖完的靛 何跃行 08543774808 和他的靛池
韦佳洪 08543774656 以前在沿海打工,听说蓝靛市场复苏,就回乡做蓝靛了
红米
10几户汉族居住的洞应村
桑 蚕
板寨
五年级的姚崇辉的暑假就这么蚕绵,从蚁蚕开始养,一次养四分之一“张”,15天一轮成茧,这是第三轮,一年可养9轮,每轮收茧60斤,卖27一斤。大蚕每天要喂桑叶三担,不过那是老爹的事,他负责采桑和运送
采桑归来
在贵阳展示的丝束
村 庄
野苦瓜
天麻
冰粉籽、黄皮果、庙
待采收的玉米
古驿五圩赋
在贵阳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一个葬礼
39岁的布依男子姚家俊,在松桃的高速公路工地开渣土车,遭路基塌陷不幸遇难。今天家人请来灵魂工程师江自华四人梦之队,为其架桥迎魂、颂经超度、填报制证、打点开路。在天亮出殡前,梦之队也念完了10本江记手抄经文
架桥迎魂
通行证
经书
卯 节
水尧水族的卯节.春天播下的种子都结出了果实,即将成熟,丰收在即。今天馨香沐浴,聚于卯坡,载歌载舞,拜天敬地,祈望硕果磊磊,五谷丰登,再扮金秋。
马尾绣
水葩寨
水书
水族手工艺馆
水族马尾绣
织布机
酒坊
参加贵州妇女手工大赛
覃爱芬 来自茂兰镇瑶麓村 青衣瑶族
潘利莎 来自永康镇太吉村 水族
谢三妹 来自瑶山乡
谢洁英 来自瑶山乡
韦佳雪 来自茂兰镇瑶麓村 青衣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