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图文集——原野——凯里映像

舟溪甘囊香芦笙会 - 画册

2025.02.15

  舟溪位于贵州省凯里市,这里居住着十几个村数千户舟溪系苗族,每年正月16-20,这里都要举办甘囊香芦笙节,已持续了四百余年,是贵州最盛大的芦笙节之一。

  目录:芦笙舞会  集市  新光村  虎坪村  全景

以下缩略图可点击打来详图


 

芦笙会是纪念征战中死去的苗族英雄,或者要对男青年展现傲娇,表情都比较严肃冷峻

        

        

来自丹寨雅灰的客人

        

来自青曼村

        

一个村一个圈

        

        

斗牛场

芦笙场碑记

吹笙跳月,乃我苗族千年来盛传之正当娱乐,更为我苗族自由婚配佳期。我寨先人吴乜灵公,建立一笙堂于此,名曰甘囊香笙堂。每年自正月十六日起至二十日止,各寨均得参加,毫无限制。笙堂一切秩序,均由我寨维持。

网摘:

苗族始祖蚩尤在与炎黄二帝的战争失败后,苗族被迫开始千年的漫漫西迁路。在苗族《跋山涉水》里有“经迁徙跋涉,终于在方西长洋(今黔东南榕江县)落脚”的记载。《贾理》所记载的是在“石岭坡”把鼓砸成九片,分给九个头领,让他们带着部属分别往雷山、丹寨、台江、剑河、凯里、麻江、黄平、施秉、镇远等地迁徙。其中迁徙到舟溪的吴氏迷公在“养郜灵”下面建立鼓和芦笙坪,作为苗族男女社交娱乐的活动场所,后被朝廷破坏和禁止。《贾理》载:建笙堂,笙曲震天响,帝王心狠毒,砸鼓禁吹笙,七代静悄悄,男女难成亲。后来吴氏告乜、告奖、告累、告岛四兄弟聪明能干,心系族人,决心重开芦笙堂。经过多次选址后,决定在屯上村下面宽平的河沙滩建新芦笙堂,称为甘囊香芦笙堂,恢复了舟溪芦笙会。并且吴氏兄弟认为踩鼓会引发苗族鼓藏祭祀,导致宰杀耕牛广聚人客,负担过重,因此规定只准吹笙不准踩鼓,只准吹“敢雷”不准吹“敢略”。芦笙会恢复当日,盛况空前,方圆百里的苗族群众身着盛装兴高采烈地参加了芦笙歌舞比赛、斗牛、赛马、游方等活动。吴氏四兄弟杀了九头大肥猪、煮了九十九箩糯米饭,分给参加芦笙会的群众吃。自告乜主持芦笙会以来,舟溪年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苗族信奉万物有灵,认为人死以后灵魂依然来参加芦笙会,根据同能致同的原始思维逻辑,告乜的裔孙主持芦笙会也能人寿年丰。因此告乜去世后,群众便推举告乜的直系裔孙主持每年的芦笙会,告奖、告累、告岛的裔孙协办,如此已有数百年。

祭祀是芦笙堂的主要活动之一

来自都匀坝固的客人

 


 

集市

染料

族群服饰

手工绣片

发油

        

桃符,经鬼师做法后挂于门上

绣花纹样模型

        

丝线

手工布捶打致密

        

剪绣花纸模

        

梳头盘发,历时一小时左右,工价70-120元,节日及参加家族庆典需要做舟溪标准发型。舟溪大概有10个这样的发廊

        

        

        

 


 

新光村

外来参观者在交流

芦笙作坊

靛染缸

芦笙工匠

        

这是来自云南嵩明的苗族

来自黎平的侗族分享他们的文化元素

做裙子

 

  

 


 

虎坪村

香菇种植园

        

        

 


欢迎继续浏览: 舟溪全景

 


杨波图文集——原野——凯里映像——舟溪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