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图文集——村 庄——乡村艺术家

丹寨宰沙村蜡染艺术家

   名录:杨二耶牛  杨继英  杨先芬  杨板牛报  杨闹金根   留言


杨二耶牛  电话:187 9857 1962     1978年出生。她八岁跟妈妈学习蜡染、刺绣和做盛装,十八岁时就能独立完成所有的手工活,以画蜡花最为擅长。蜡画图案都是她自己想象,直接用蜡刀画在白布上,所绘图案自然而又极富想象力。每天都画花使得杨二耶牛的技艺十分娴熟。

杨二耶牛自己种植染布的蓝靛和做棉线的棉花。棉布要自己织,织好的布要挂浆、要打、要刮、要磨,然后画蜡画,再染,晾干后还要脱蜡。为了使蜡染布不掉色,还需要洗多次。做一条蜡染布,需要三十多道工序,每个步骤都非常重要。

目前,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靠杨二耶牛蜡染所售的收入。她每天早上8点开始画到晚上10点,只有节日才休息。今年六月,她和三个伙伴成立丹寨娃爽蜡染作坊。工作坊的蜡染几乎都是卖到外地,只要有订单,她们就做。其中一个伙伴会用电脑做销售,还在筹备做网站,他们期望今后打开网络市场。

杨二耶牛非常开朗,爱说,爱唱,爱吹~~木叶。她没读过书,不识字,同村她这个年龄以上的女性几乎都没进过学校。杨二耶牛两个孩子的母亲,此前长期在蜡染公司画蜡,已有8年。丈夫仍然在家务农。在宰沙村下寨,她家正在修建新房,已完工一多半,耗尽了她8年来画蜡的积蓄,她希望再过3年,可以完成剩下的建造工程。

参加展会

已停工的新房子

杨二耶牛的靛蓝地。土地上的活都是她丈夫在打理。

杨二耶牛的婆婆家

木叶声声

杨二耶牛的新房子

 

  杨继英 电话:182 1230 0386  杨先芬  苗名:杨板皎洋。电话:13638557661   杨继英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之前也在蜡染公司做了很多年。她家刚建好了第二幢木楼,第一幢被火灾烧毁了。那场火灾同时烧掉了她家祖上留下的很多蜡染和刺绣作品,让她心疼不已。 杨先芬有一个面包车,成立作坊之前在尘土飞扬的乡间公路上跑客运是她的主要活动,最近铺好了柏油路,非常舒适,不过她还是喜欢画蜡,就没再跑运输了。她在排倒村长大,奶奶和妈妈画蜡,她也很小就学会了。

 


娃爽,我们忘不了她的名字

讲述者:

杨继英(贵州省丹寨县排莫村苗族妇女、娃爽制作坊蜡染艺人)

杨二耶牛(贵州省丹寨县排莫村苗族妇女、娃爽制作坊蜡染艺人)

潘芬(贵州省丹寨县扬武镇阳羊排村苗族妇女、丹寨县者金苗族民间锦绣坊法人)

王小梅(《蓝花叙事》作者)

小梅:你们这个几个画花的苗姨妈,和一个读过书回县城的小伙子搭伙,在丹寨县城开了个娃爽蜡染制作坊。你们都曾在不同的地方打工,去年开始想自己发展了。工作坊的名字为什么叫娃爽?

杨继英:以前的那个老人是个姑娘,她的名字叫娃爽。我听老人讲,但我讲没出来。(你用苗语说嘛,潘芬可以翻译的。)她的苗名叫娃爽,她创造那种图案……就是白领苗的蜡画都是她创造的。

听我们老人说是…….这个蜡染是那个娃爽开始做,是她起头做出来的。娃爽姑娘自己开始做蜡染,后来的老人才得她的经验,老人才画的。

小梅:你们哪个还晓得娃爽的故事不?

杨二耶牛:娃爽有一天去山上,撞到一个蜂窝,衣服上哪点有蜂窝撞到的地方,花的花,白的白,哪点是白的,看得到。她走山上,有只蜜蜂,蜜蜂的粪便粘在衣服上,被粘到的地方染不上色。她拿烫水洗……她们开始洗,蜂蜡封到的地方,染不出色,没有碰到的地方,染上黑色,洗过,变成白色和蓝色。

这个,我听我们的太公和太奶摆摆的故事。

我们老人摆,我们问我们老人,我们老人以前有那个姑娘传下来这个手艺,我们才能传下来,你们回去就用她的名字了。是她开头做蜡染,我们才传下来的,我们忘不了她的名字。

小梅:娃爽,我总是说成爽娃,呵呵。她就是你们的蜡染的始祖,这个故事和我在安顺一代布依族蜡染的故事起源大致一样呢。那个故事也是说,有个姑娘在家里做针线,白布找蜜蜂的蜡染到了,姑娘就顺着花朵染出了蜡染。但是,给我说故事的人不知道那个姑娘的名字。后来,我在书里也看到专家这样的记录,大概意思也是这样的,但是没有具体的历史人物。人的缺失,就进入不了那时的场景,总感觉是被专家些杜撰出来的旅游地故事。今天,听你们说这些故事,真有意思啊!

杨继英:我从小六、七岁就开始学画花,边读书边学。那时候想不到读书这么好,这时想到,又过了。那时候,我们那边没有人读书。我看他们放牛,我就去放牛,没想读书。那时候,人是笨勒,这时,想到了。我看到妈妈和奶奶放蜡刀在家里,我就在屋子里学画。妈妈说:“你们要学会画,我们老了,没有人帮你们画。”

我自己给自己画嫁妆,我画得了八套。八套里包括一套两件衣服、两条裙子、桌布、包……被套,我给夫家画被套十张。画牛角纹、马蹄纹和花鸟这些。

后来,我做成几套新的了,我的房子找烧,我的嫁妆在上面,他们的房子在下面,我的房子在下面,找烧了,我才重新做新的蜡染。老人些,比如我奶的嫁妆很多,耶全部烧了。我又重新做的。

杨二耶牛:你读点点,我没读,我都没有学名。我笨多了,老人催我去读,我没想读。他们喊,我没去。都没有晓得,有这么好的事情。天天去守牛,讨(摘)猪草。

小梅:我第一回看到你的名字,就记到了。你晓得不,你的名字,苗语是什么意思嘛?

杨二耶牛:杨二里的“二”是我的名字,二是第二个的意思,耶是的爸爸的名字,石头的意思,牛是爷爷的名字,牛就是水牛的牛。

杨二耶牛:8岁跟我妈画,嫁人来了,我也来画花。我们的苗家,每家都跑(少)不了蜡染。老人过世要,嫁客(女)也要。人家要看你,会不会。不会,嫁去,人家笑。不会画,也要请人家画。

杨继英:打工有钱,来买,来买得了,没人笑。

杨二耶牛:现在年轻的,都要买蜡染,少不了。

杨继英:以前读书,在乡下读书也是说苗话。我是1997年才开始学说汉话的。我那时去深圳打工,进电子厂,呆了一年。那时,我才16岁,想妈妈,没想做。那时候,工资高,700元,想妈妈多(很想妈妈),一年就回来了。回来做活路,一直都没有出去。去年才带小娃来丹寨读书。

杨二耶牛:我才学三年。我出来打工,才学汉话的。我打工也是画花。

小梅:潘芬一直在旁边笑,我去过她家好多回,看到过她每天住在村里,打扮得好时尚,每天都化妆,每天都漂漂亮亮的。上回我们去泰国,邀她一起去,她的先生还怕不安全,找拐卖了,不让她去,后来想通了,办签证又来不及了,遗憾她没去成。她有好多故事的,给我们说哈嘛。

潘芬:7岁,我开始……半懂事,学织花带,我喜欢。我的嫁妆,我奶做的,我妈也做。我在村里面,他们都给来找做花带的人做。我们家是阳旺村的。我读书凯里州卫校。读到一半,我跑回家了。年龄小,十六岁,我妈他们在广西打工,在锡矿打工,没有生活费,我跑回家了。读的专业是四年的,读了一半,我回来想考师范,回村里代课就撞到老公,2006年,我结婚了。

结婚后,我在县城开面包车,营运车,开了三年。我边开车,边做衣服卖。后来,我有我家姑娘,我就没有开车了,我就专门做民族手工艺。我主要做八寨苗的服饰加工,有空,做来卖的,也有。今年,我借款10万注册丹寨县者金苗族民间锦绣坊,当法人。我在丹寨的店面一个月要交房租1500元,马马虎虎,养得活,要赚钱,还没得这么快。

我想搞一些民族服饰,门面做客(汉族)装,我想弄来做民族服饰。目前,就是我羊排村的几个人在做,其他的人都没愿和我做,他们赚不到钱,都出去打工了。我妈妈、婆婆和奶奶,都在帮我做织锦。我奶奶身体好,都在帮我做。

我觉得我们民族服饰,在本地销量特别大,和市场卖的不一样,随便拿洗衣机搅,也不会脱色。衣服的花纹有很多,花椒布、小朵花、辣子花,有各种各样的花。

我听老人摆过,我们那些鸟是为了向往自由。以前妇女没有自由,听老人的做媒,婚后,。以前的姑娘,都向往自由谈恋爱,花和鸟象征自由,能自由谈恋爱。

我家那个(丈夫),在学校教书,我去的时候,互相喜欢。我家父母,当时很反感。他有工作,我没工作,万一被欺负?在以前,只能服从了。

我还是很幸福,家庭、个人负担重,家里重的农活都要做。老人都老了,亲戚来往多了,他的工资没够。我们一年走亲要花费很多,很亲的亲戚要走(送)几千,好的也要送几百,没好的也要一百元。一年要花1万多在亲戚来往上,还有生活费,没算。

杨继英:我们家也要两三万,一年找点钱,用来吃的少,去走亲送礼多!家里做哪样事情,她全部还回来。

杨二耶牛:城里还是花钱多。

杨继英:在丹寨脱产做花,不做活路。

潘芬:在家,你不做活路,家里风俗说你懒,说你没做活路。其实,我做活路全部是从我老公这面学的,我在家当姑娘时还没做过,只绣花。

杨继英:在县城可以,在家要做活路,累恼火,在家,得点点钱,在丹寨,得钱买米吃,在家累恼火。

家里的农活,没做了,全部交给别人做了。我老公也到城里打工,搞装修。我一个人做,养不了两个娃娃在县城读书。我们三个吃的、用的,都不够。

杨二耶牛:画花好,没累,没脏。

潘芬:做这些,找钱用,都是好的。有你们的扶持,找到出路,是好的。所以,我们也算是幸运的。有一技之长,还是好多了。有些打工的,也羡慕我们的生活。给别人打工,想给自己放假就给自己放假。

杨二耶牛:妈!打工。以前,我在丹寨蜡染厂打工,我在那里打两年,画花,一个月才300元。以后,她破产了。我到另一个厂,呆了3、4年。我到很多地方表演,在西江、深圳、山东博览会,也表演。出去表演好玩。喜欢出去看地方,人家来看我画花。那些老外喜欢来看画花。老人老了,今年我出来自己创业,我们两个老人都76岁,他们都老了,我想自己创业。想蜡染,人家得去点点,人家想要,人家来要,哪样子都不想做,想做蜡染。把自己的手艺做好!娃爽,我们卖得点点钱。你们晓得哪点有路子,支持我们做一点。

杨继英:自己创业,也还没晓得,这时也不晓得。我们四个人每个人投7千多元,贷款5万。

潘芬:我也贷款5万。有妇女贴息贷款,我们申请,没得。我们去贷款,他们说没得。我去申请一年多,都没得。有6个老人在和我一起做织锦,想在县城找2、3个年轻人来一起做。

我想找人,一起实实在在地做,不要那种两三天就走了。我今年收了两个徒弟,我去培训他们,我得了州级传承人。

潘芬:我们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参加的培训很多,今年参加了几回。

最困难的是资金问题、技术问题。手工的八寨苗服装都没有人做了。现在还有人做,但是一件要花两年的时间。有些人在外地打工,他们还能绣。我们有那种——在一边静悄悄地观看,看懂就做,没不懂,就没做!织布机上挑花那种,老人做的时候,什么都不能说,这是规矩,自己安安静静看,看懂,就做,看不懂,就不做。织锦时可以说话,但是挑花不能说,学徒在旁边看,不能说。在一边,你看懂,你就做,你看没懂,就不做。

如果你在手上会挑花,在织布机上,你就会做。只是你不能说。要比,会数针线。老人这样讲,我也不晓得是为何。做有些挑花,要杀鸡来敬,才能做,就是在织布机上挑花那种。如果讲,眼睛痛,流泪,没好!

这些,我都会做,只是我爱好广,没有时间做。我们需要多出去,和外面人多交流,我觉得更好。

潘芬:出来交流几次,我得到很多经验,我们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学习。老人讲,三月份,犁田,水不好,不好染色。最好是7月份,染最好。反画的蜡染基本都没掉色。看我的这个包,要卖108元,它的材料不一样的。我们会植物染的,全是自己种的蓝靛,反反复复染,染蜡染在7月份最好。花椒布都是自己买的棉花线,再自己织布。


 

 

 

家 园

杨继英和她的婆婆

订单

杨继英的家

这是她修建的第二个房子,前一个在一次火灾中被烧掉了,同时也烧掉了她家很多长辈留下的珍品

参加农夫生态市集

陈列室

杨先芬种的靛蓝

杨先芬的面包车,搬运缝纫机和大米到城里去

作坊的染房

工具

画室

展室

同村姐妹

杨板牛报 电话:15185552501

001 围裙

002 牛角纹

003 被单

 

杨闹金根  她儿子的电话:151 8576193

这是上辈人绣的

村庄

上寨

下寨

宰沙村  26.146077, 107.954357

 
 


杨波图文集——村 庄——乡村艺术家——丹寨县宰沙村蜡染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