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图文集——村 庄——乡村艺术家

芦笙作坊


 余贵舟   电话:139 8584 7308, 地址:丹寨县排调镇麻鸟村

余贵舟居住在麻鸟村,是个优秀的芦笙乐手及芦笙制作手艺人,也是麻鸟村锦鸡舞芦笙队的领头人,他因此获得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锦鸡舞传承人的证书。他的芦笙工艺运用了独有的技术,声韵优异,除了方圆数十里的村庄,顾客中还有很多是歌舞团,最远的销到了新疆。以前这里有很多做芦笙的,但原料竹子越来越难找,又有了打工的机会,没有技术优势的就放弃了。一套常规芦笙有四把,大小不一,余贵舟一月可以做一套,能卖4000元,在当地也是高收入家庭。余下的钱都给了两个已出嫁的女儿,比如给她们建房子。最近妻子患上了腹部血管瘤,到贵阳住院一个多月,又花光了他家所有的积蓄。问他如果钱足够了还要做芦笙不,他说只要有人要就会做,那不仅是他的艺术作品,还是这方土地的神圣的音响和舞蹈,是族群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资料:

余贵舟,1965年出生,丹寨县排调镇麻鸟村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锦鸡舞传承人,芦笙乐手和芦笙制作手艺人和麻鸟村锦鸡舞芦笙队的领头人。

余贵舟从小看父亲做芦笙,默默地学习,细细地琢磨。十四、五岁时就热爱吹芦笙,到十七、八岁,二十岁就能编排芦笙舞、锦鸡舞,并已经能独立做芦笙。至今,他仍保留着一支三十年前自己做的低音长芦笙。他吹奏起音色浑厚的芦笙,教大家吹芦笙和跳舞。

过去村里竹子多,做芦笙的人家较多。如今,竹子越来越少,年轻人出去打工的越来越多,能做芦笙的只剩一、两户人家。一套芦笙有十支,要做一个多月,余贵舟每年能做四、五套。销售芦笙的收入是他的家庭主要收入。他很愿意教徒弟,但是来学做芦笙的年轻人很少。学做芦笙很难,从开始学习到独立制作至少要十年的时间。目前,只有三个年轻人跟他学习制作芦笙。余贵舟闲暇时研究着怎么创新芦笙制作,也注重芦笙舞步和锦鸡舞步和现代文化的结合。他希望花旗贵州手工业发展项目能向世人传播芦笙文化和锦鸡文化,有更多人来关注就会有更多的人来学习。

调直

簧片都是自己锻造的

来自100多公里外的竹子,要节长,壁薄

和外孙

女儿参加村里组织的旅游接待

余贵舟的妻子

余贵舟的妻子

芦笙队

麻鸟村


 王方元    电话:13985846491 地址:丹寨县排调镇羊先村。  王方元是个优秀的芦笙工匠,是丹寨仅存的几个芦笙制作工匠之一。他有3个孩子,小儿子刚完成中学学业,王方元希望儿子以后可以接替他来做芦笙,他认为这是家族的责任和荣耀,也是一项良好的生活技能。

芦笙作坊

妻子李金英是羊先村锦鸡舞会场的灵魂,她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锦鸡舞传承人证书。她同时也是优秀的民族服饰手工艺人,她做的绣片和百褶裙很受青睐,有几个歌舞团都用她做的裙子。

李金英1965年生,丹寨县排调镇羊先村人。从2002年开始,她在家为当地年轻人传授跳锦鸡舞技艺,还制作锦鸡舞服饰。多年来她将自己掌握的技艺无私奉献,耐心传教给他人 。李金英的妈妈在原村子里无论跳舞,还是做衣服都是最出色的。李金英从七、八岁开始向妈妈学习,逐渐也成为村中非常优秀的女孩。从1995年开始,已经有人上门来买她做的裙子。她绣花从来不用画图,绣的图案都在手上,色彩都在心里。由于没有太多时间绣花,不仅要照顾家人的日常生活,还要抽空教年轻的女孩们跳舞和做衣服,她绣一条短裙的绣边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衣服通常是买布来做,而裙子的布是李金英自己纺织,一天能织一米长。李金英非常热爱自己民族的传统,她说:“我们苗族的东西都要传下去,女孩子都要学会刺绣做衣服做裙子和花带,要学会跳锦鸡舞;男孩子都要学会吹芦笙跳芦笙舞,有喜欢的要学会做芦笙。不能忘掉。我自己要把家里的活儿做好,还要教好学生。如果能有点钱给学生,或者能提供学生吃住,学生就可以少出去打工,也可以学得更好。”

女儿最近几天回到娘家,她希望有个好工作,外出打工。围裙,是锦鸡苗每个妇女必备的服饰

围裙前绣片

与本村姐妹交流手工艺

他们家房子的修建活动持续了很多年,今年请来一个木工师傅,准备完成最后的修建。

都是不用铁钉的

百褶裙模具

 


杨正堂 151 8549 2907 三都县盖赖村

杨正堂的哥哥春节回家在当帮手

   

夫人和孩子

杨正堂的妈妈

杨正堂的妈妈做的蜡染

靛染

用木炭清洗

 


 罗永争  纳雍县龙场镇大营村。他是一个优秀的芦笙师。近年来芦笙的需求增长很快,很多村都组织了滚山珠芦笙舞队,城里的一些餐厅也要有芦笙舞迎客,罗永争的芦笙供不应求。

讲述裙装上纹样的含义

纪录片  视频如不能正常显示,请点击前往优酷观看

妻子杨光平做的衣裙

纹样里有长江黄河,记载苗族迁徙的路线。有代表狩猎时代的虎眼,代表畜牧时代的鸡眼,代表农耕时代的桦犁。

 


  莫厌学  雷山县丹江镇

莫厌学的女儿



杨波图文集——村 庄——乡村艺术家——芦笙作坊